出资15亿元人民币支持生物多样性,具体资金从何而来,绿色金融如何起作用?
在刚刚结束的COP15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宣布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方呼吁并欢迎各方为基金出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绿色金融将起到什么作用?除了资金,还需要哪些努力?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绿色金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巨大的资金缺口应该由银行、保险、投资基金等金融体系填补
“资金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问题,也是联合国制定的爱知目标(2011-2020年的生物多样性目标)未能完全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加以解决。“中国将投入15亿元建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宣示振奋人心。”
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资源投入主体单一的窘境。相关报告显示,全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每年所需投资约为1300-4400亿美元。但根据经合组织(OECD)核算,每年各类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大约是780-910亿美元,其中678亿美元为国内公共支出,39-93亿美元为国际公共支出(如国际援助),66-136亿美元是私营部门支出。大多数生物多样性又极度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所限,无法满足保护所需资金。
怎么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2021年7月发布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初稿也就资源调动达成了初步成果,包括“到2030年,逐步缩小每年至少700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将所有来源的财政资源增加到每年至少2000亿美元”和“每年至少增加100亿美元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金”。
但具体资金从何而来,《框架》初稿并没有明确提出。
张洁清告诉记者,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与支持。“中国以实际行动率先投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既为全球树立了榜样,也极大提振了国际社会实现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信心。”
这也为金融机构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机遇。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分析认为,资金缺口应该由主要由银行、保险、投资基金等金融体系填补。业内专家预测,数万亿美元私人融资有望从化石燃料和那些导致森林砍伐的项目转向清洁能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创新贷款模式 银行成为重要力量
利用创新性贷款模式保护具有固碳潜力的林业,可支持长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尝试在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标准中,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根据10月8日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国在2017-2018年“连续两年安排超过2600亿元资金投入生物多样性相关工作……积极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2020年设置首期募资规模为885亿元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最重要的两项标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都已经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其支持范畴。
我国是全球绿色债券最大的发行来源国之一,绿色债券的累计发行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中也明确支持生物多样性。
在绿色金融产品方面,今年二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26.5%。今年前8个月,我国绿债发行规模超过3500亿元,同比增长152%,已超过去年全年发行额。其中,碳中和债券累计发行1800多亿元。生物多样性是其重要支持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成为支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
以兴业银行为例,今年上半年,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12830亿元,较期初增长11.01%;绿色金融客户数达到32935户,较期初增长24.80%,其绿色融资余额再创新高。
今年3月,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与兴业银行南屏分行签订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和远期约定回购协议。通过“碳汇贷”综合融资项目,顺昌林场获得兴业银行2000万元贷款。这一合作将试点探索将远期碳汇交易权作为担保方式,拓宽林场融资渠道,也是中国首例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约定回购融资项目。
“利用创新性贷款模式保护具有固碳潜力的林业,可以支持长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NRDC(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环境法与治理项目主管裴绍钧告诉记者,NRDC与余杭区林水局合作,推动邮政储蓄银行在当地开发了竹林碳汇贷,面向余杭区中泰街道的农户,发放用于竹笛行业产业链中各环节日常经营专项信用贷款,并根据项目年固碳量给予专项优惠利率。
哪些金融工具用于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金融是将私有资本转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须加快对这一机制的创新和应用
裴绍钧介绍说,目前,生物多样性金融工具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与政府相关,一类与市场相关。
除政府税收、关税、补贴等政府相关的融资工具外,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生物多样性融资工具还包括债务、权益工具、众筹、社会影响力投资、私人担保、绿色银行、生物多样性抵消额度等方式。
“债务-自然保护互换(debt-for-natureswaps)、生物多样性企业孵化器(风险资本)和湿地银行等工具是目前应用更普遍的金融工具,但还有许多其他金融工具可以帮助缩小资金缺口。”裴绍钧指出,“公共和私有资金对于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金融是将私有资本转向生物多样性恢复、保护的关键一环,金融机构必须加快对这一机制的创新和应用,以实现国家设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绿色金融工作组在相关报告中指出,当前绿色金融面临两大突出困境。一是资金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模式难以满足生态保护的融资需求,而大量的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二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往往也是欠发达和亟待脱贫的地区,生态保护和本地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构成冲突,影响了生态保护的成效和投资的安全性。
针对这样的现状,报告建议,应扩大绿色金融内涵,为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领域提供战略性指引。比如,在修订、评估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时,也要加入生物多样性元素,强化对特别重要区域的保护。同时,完善扶持生态保护金融的政策框架,建立更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还要加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系统管理,改进生态保护融资的基础条件。
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标题:《中国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绿色金融如何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编辑:周亚楠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